解密太空天氣:太陽系中我們難察覺,但真實存在的風暴——《科學月刊》
呂凌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太空電漿物理、電腦數值模擬、太陽物理、磁層物理、行星際空間物理、激震波等。 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 這個名詞, 早在距今約六十年前,也就是蘇、美首顆人造衛星升空的年代(1957~1958...
View Article從美濃地震看盲斷層與雙主震——《科學月刊》
文/郭陳澔|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應用地質技師、美國紐約州大學賓漢頓分校地球物理及地震學博士。 2016 美濃地震災後 35 小時,倒塌的維冠金龍大樓。圖/由ScoutTz – 自己的作品,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wikipedia 2016 年 2 月 6...
View Article我們畫出了希格斯粒子,卻從未真的看到它——《科學月刊》
圖/CERN 文/葉致微|曾經只為學測唸物理,現在卻為瞭解物理學家發憤自習;把粒子物理當文化觀察,以社會學理解知識的生產與傳播。現就讀於英國愛丁堡大學。 2013 年是物理學界風光的一年,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正式對外宣布,實驗物理學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的實驗中,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別稱「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Higgs...
View Article從科學人到副總統 陳建仁怎麼看生技、教改、健保問題—《科學月刊》
採訪、撰文/陳其暐|正努力在科學傳播領域裡掙出一道縫隙,《科學月刊》主編;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科學月刊》總編輯;黃向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2016...
View Article為何玩線上遊戲時容易情緒失控?——《科學月刊》
文/林日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媒體與資訊博士。專長為媒體心理學,研究數位遊戲及社群媒體。研究刊登於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Media Psychology 等傳播頂尖期刊。...
View Article發現沒有粒線體的真核生物?——《科學月刊》
文/李岳倫|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腫瘤微環境與癌症逆境生理之交互作用,特別是粒線體逆境與癌症。 圖/By Blausen gallery 2014,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
View Article你知道精子界也有所謂的過動兒嗎?——《科學月刊》
文/何翰蓁|慈濟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副教授。熱愛形態學,以研究精子細胞內各胞器變化開啟研究生涯,目前觀察對象小至細菌,大至人體。著有《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 1970 年, 柳町隆造(Ryuzo yanagimachi) 在交配後母倉鼠(hamster) 的輸卵管中,...
View Article解開「費馬最後定理」的懷爾斯—《科學月刊》
作者|李武炎/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現為《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今年素有「數學諾貝爾獎」的阿貝爾獎由美國牛津大學皇家協會講座教授懷爾斯(Andrew Wiles)獲得,推薦文中指出,為了表彰他利用半穩定橢圓曲線的模猜想推出「費馬最後定理」的震憾證明,對數論的發展開啟一個新的世代,獎項已於今(2016)年 5 月 24 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發。 懷爾斯。圖/wiki 英年早逝的天才數學家阿貝爾...
View Article歷史文物醫師的化學修復之術—《科學月刊》
文物保修並不像大家平日所看到的對物體修補及外觀塗漆保護那樣簡單。文物保修工作是一門結合了科學、歷史及藝術的專業學科,融合了傳統技藝、修護技能、現代科技與歷史美學的跨領域學門。 修護後的藍地黃虎旗。圖/作者提供 文/鄭政峯|美國北德州大學分析化學博士,任教於中興大學化學系,曾為台南藝大古物所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分析化學、應用化學。...
View ArticlePokémon GO全球爆紅超越臉書,還會紅多久?—《科學月刊》
文/林日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媒體與資訊博士。專長為媒體心理學,研究數位遊戲及社群媒體。研究刊登於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edia Psychology 等傳播頂尖期刊。 圖/Eduardo Woo @ Flickr 關於 Pokémon GO 全球爆紅,引起大家相當多討論, 而臺灣終於也在 8...
View Article航向颱風之眼:飛機觀測追風計畫—《科學月刊》
文/黃椿喜|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課長。 2003 年 9 月 1 日起,臺灣啟動了飛機觀測颱風的追風計畫,改裝過的 ASTRA 噴射客機航向杜鵑颱風 42000 英呎上的高空翱翔,數小時的任務內拋投了 14...
View Article當鱈魚祖先搞丟了免疫系統中的 MHC Class II 蛋白—《科學月刊》
文/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相較於大多數生命科學領域中研究啟蒙皆由原始物種的探索開始,免疫學明顯地是個特例。基本上,免疫學發展歸因於英國醫生金納(Edward Jenner)那個不明就裡且近乎大膽的牛痘接種嘗試,無意間開啟了人類 19...
View Article如何應對 AI 帶來的挑戰?解讀白宮人工智慧白皮書—《科學月刊》
文/歐陽太閒|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研究領域為系統生物學、高通量定序資料分析與癌症生物標記。 圖/By Fonytas – Own work,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ew Article台灣學術倫理爭議不斷 該如何借鏡美國經驗?
林士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最近臺大郭明良教授的疑似論文造假事件,引發許多對於臺灣該如何進行生醫研究倫理訓練的討論。過去 20 年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對於生醫研究倫理 (Responsible Conduct in Research)非常的重視,將其視為研究訓練裡不可或缺的一環。美國對於研究倫理的訓練方式,或許可以提供臺灣作為借鏡。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NIH...
View Article學術論文的圖片該怎麼處理?國外期刊早有規範—《科學月刊》
文/曹哲嘉|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臺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台大論文造假案引發學界爭議。圖/Richy Li, CC BY-SA 3.0, https://zh.wikipedia.org/ 這幾個月來,臺大多篇論文遭質疑圖片有問題,至今已有 2...
View Article讓鏡中世界不再黑白,電子顯微鏡的全新顯像技術—《科學月刊》
文/何翰蓁|慈濟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副教授。熱愛形態學,以研究精子細胞內各胞器變化開啟研究生涯,目前觀察對象小至細菌,大至人體。著有《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 電子顯微鏡的世界只有黑白? 顯微鏡的發明,讓我們得以觀察人眼難以分辨的微小世界。光學顯微鏡以可見光成像,好處是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染劑讓組織不同結構呈現不同顏色,人眼容易判別;缺點則是解像力有限,小於 0.2...
View Article如何用CRISPR 技術,揭開螞蟻複雜社會行為之謎?——《科學月刊》
文/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複雜的社會行為 螞蟻分工合作的行為。圖/By Kasi Metcalf @ flickr, CC BY-NC-ND 2.0...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