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月刊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15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黑洞甜甜圈之後:宇宙噴火槍 3C 279 黑洞噴流影像現蹤跡!——《科學月刊》

文/陳明堂,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去 (2019) 年,臺灣黑洞團隊與事件視界望遠鏡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 公布第一張黑洞照片。一年後,他們雖然沒有呈現新的黑洞照片,卻推出一張所未見的黑洞噴流影像。黑洞噴流如同兩隻金魚的發光體,起初讓研究團隊摸不著頭緒。所幸 EH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世紀大彗星像夢想一樣說碎就碎了?C/2019 Y4彗星的發現與黯淡

洪景川/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視聽組研究助理退休,現任臺北市文山與士林社大天文課程講師。 急速增光的 C∕2019 Y4 彗星在飛向太陽前,出現了彗核裂解的突發現象。再次應證了「彗星是不穩定而且不可預測的」? C∕2019 Y4,或稱 ATLAS、撞地警報彗星,是一顆軌道近似拋物線、離心率為 0.99871621 的彗星,由「小行星陸地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steroi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蝗蟲過境2.0:沙漠飛蝗為何來勢洶洶?臺灣也曾經發生過蝗災?

作者 / 曾瑤光(中興大學昆蟲學系三年級) Take Home Message 近期,沙漠飛蝗(Schistocerca gregaria,Deser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們與「真」的距離──疫情之中該如何看待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科學月刊總編輯。 在科學研究中,知識分為假說、學說及定理等名詞,不同的名詞代表知識的不同位階。在科學家找出事物的真理前,知識需要不斷地驗證、推翻及更新。而在近日的疫情下,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仍具有許多不確定性,而學界、當權者及民眾之間的資訊傳遞,有賴於良好的溝通與宣達,社會大眾仍不妨以持平的心態看待相關的研究,藉由時間的驗證與不斷思考釐清相關的真實性。...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面對新冠疫情與負油價風暴,頁岩油能浴火重生嗎?

翁榮南/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地質博士,長期從事油氣探勘及有機地球化學研究,曾任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所長。...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科學教育與科技政策研究。對資訊與真相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夢想能做出鋼鐵人或心理史學。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和 5G基地台等新興科學與技術議題,除涉及知識鴻溝和價值差異外,也涉及當代科學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可來自科學發展中與事實有關的未知謎題,也可涉及與價值有關的選擇與判斷。 圖/af.mil 今(2020)年初始,2019...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9年來最大墜落事件!中國長征五號B 遺骸該如何處置?——《科學月刊》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軌道分析與太空資訊分析,目前負責太空產業推動工作。 太空時代的來臨雖拓展人們的視野,但火箭發射過程及報廢衛星所造成的太空垃圾卻也引發許多安全問題,而近期中國長征五號 B...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篩檢結果「弱陽性」是什麼意思?核酸檢測中的 Ct 值又是什麼?——《科學月刊》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科學月刊總編輯。 一名日籍留學生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弱陽性,核酸檢測結果的循環閾值(threshold cycle, Ct)僅 37.38。經過推算約略等於 0.04 個拷貝數,透過 PCR 反應擴增 1800 億倍始可被測得。利用 PCR...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閱讀素養升級版──科學閱讀素養

文/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科學月刊理事長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快速躍升,原因在於文字的紀錄,人的情感、經驗與智慧不僅存留在口語相傳,透過文字紀錄才能代代地準確流傳。當經驗和智慧的長久累積,人類文明的才能大步前進。為了讓後人能夠快速地從中學習,認字識文便成了提升個人素養能力最有效且迅捷的方法。...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沒有颱風的七月!颱風為何銷聲匿跡?——《科學月刊》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0年9月號〉 賈新興/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前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現職為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監。夏季是颱風出現的季節,往年的 7 月平均會有 3~4 個颱風生成。但今(2020)年 7 月卻罕見地無颱風生成,主要原因是季風槽受太平洋高壓,以及較大的垂直風切所導致。 夏天是颱風的好發季節。圖:Pexels 颱風消失了?生成條件大盤點 每年的 7...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萬人血清抗體檢測爭議,看人體採檢的研究倫理——《科學月刊》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研究學者,前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委員暨執行秘書。 近日臺大公衛團隊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的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在倫理審查方面引起爭議,關鍵在於雙方的合作關係有待釐清。目前學界常見的合作關係大致分為四種,每種所需遵守的倫審規定有些差異,值得跨團隊合作且需倫理審查者留意。 任何人體的採檢計畫只要涉及研究,就必須符合我國人體研究法第 4...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物種瀕危等級誰說了算?一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專家會議——《科學月刊》

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 筆者長年參與國際間海洋魚類研究及保育活動,也接觸過不少的海洋教育者及媒體,但卻經常發現,大眾雖然對於 IUCN、紅皮書(IUCN Red List)、CITES、保育類及瀕危動物等名詞琅琅上口,卻不一定了解這些名詞之間的差異及內容,以至於近期在討論臺灣巨口鯊禁捕的議題上有部分誤解。 為此,筆者提供過去參加評估會議的經驗,讓大家了解整個系統的運作方式。...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瀕危指標沒人理?從評估困難到保護困境——《科學月刊》

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的物種瀕危指標評估報告是經過專家學者討論之後,提供統一的標準,除了可以讓物種獲得更多的關注外,也能使我們更適當地利用生物資源,並避免部分物種的現況被過度誇大與渲染。但實際的評估過程還是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5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