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2018 年 3 月,臺灣民眾陷入一陣麻疹恐慌中,人人搶打疫苗,唯恐惹病上身。早些年,麻疹在臺灣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幾乎人人都得過;而在後續的疫苗施打政策下,使目前青少年對麻疹病毒有免疫力。但為何這波疫情會引起這麼大的恐慌,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分析。
回顧麻疹流行期間的新聞,似乎是媒體的資訊散播影響了社會大眾的行為,如以下報導標題:
〈麻疹傳染力強 醫師:併發症嚴重可致命〉、〈一人染病 禍及千人!麻疹防不勝防成年的你…反而最危險〉等。
這些新聞標題,似乎嘗試告訴我們其致命、散播及嚴重程度。若在不理解臺灣疫苗施打與曾得過麻疹民眾所形成的群體免疫力之下,確實易引起恐慌,其主要來自於對健康風險的擔憂,追本溯源是對傳染病的認識不足。甚至有人投書形容這波疫情的民眾行為,如同先前搶衛生紙風潮,人人搶打導致疫苗缺貨,而使醫護人員、機場勤務人員等第一線工作者沒有疫苗可用。
對傳染病的認識不足,因而對它產生懼怕,引起社會恐慌,這在臺灣社會並不新鮮。2003 年的 SARS、2006 年的禽流感、2009 年的 H1N1 流感、2012 年的 H5N2 疫情和 2015 年登革熱疫情等,類似的恐慌一而再地發生。而這些傳染病都在在警示著我們:
隨著交通便利、資訊傳播快速與健康風險意識抬頭,傳染病及其相關資訊──不論正確與否都會快速散播。所以,全民防疫的時代已來臨,民眾參與防疫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課題。
首先,對傳染病的教育紮根刻不容緩,若沒有正確觀念,容易因各式各樣的資訊及媒體報導而造成恐慌。有鑑於此,本文將初步介紹麻疹的基本知識及過去臺灣曾發生過的疫情,讓社會大眾對這個傳染病有基本的認識。接著,依照過去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所投入民眾教育的經驗,提出應重視公衛體系問題及民眾主動參與社區防疫的重要性。
麻疹的基本知識
之所以被稱為麻疹,除了其症狀會發高燒、鼻炎、結膜炎與咳嗽外,特別在發燒的 3~4 天後口腔黏膜上會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而在出現柯氏斑點的 3~4 天後,會出現全身皮疹,也是取名為麻疹的原因。主要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方式是經空氣、飛沫或直接與病人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在出疹的前後 4 天內具傳染力。因其傳染力很強,在疫苗尚未問世前,幾乎人人都會被感染。
施打「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進行預防,已是臺灣的常規疫苗政策。在小孩出生滿 12 個月及滿 5 歲、入國小前各會接種一劑,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對麻疹病毒有免疫力,使麻疹疫情不易在臺灣流行。
值得注意的是, 1980 年以前出生的成人,因自然免疫之故多有抗體。根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1981 年以後出生的成人,雖小時候有打過例行性接種,但隨著時間抗體效力會逐漸減弱。所以,若要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建議自費接種 1 劑疫苗。疾管署也建議,在前往麻疹流行地區時,應該做好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等預防措施。
麻疹的治療方法是以支持性療法〔註一〕為主,並注意避免中耳炎、肺炎與腦炎等併發症。雖然在疾管署資料顯示麻疹致死率達 5~10%,但這項數據僅限於兒童、營養不良、患有白血病,癌症及免疫缺損或生活環境較差的人。
過去麻疹在台灣的歷史
翻閱過去臺灣的麻疹歷史,不難發現臺灣曾是麻疹主要流行地區。根據臺灣省衛生處的統計年報記載,1953~1961 年間,每年有 700~900 個麻疹死亡病例,且佔 5 歲以下兒童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臺灣麻疹疫情曾在 1976 年大規模爆發,至 1978 年才開始實行對嬰幼兒施打麻疹疫苗的政策。完成兩劑接種的孩子,預防率可高達 99%,完成一劑接種,預防率也達 94 %。因此,除了 6~12 個月的嬰兒外,絕大多數的臺灣人對於麻疹是有一定抵抗力。
自 1968 年起,麻疹減毒疫苗就已引進臺灣,但一直到 1978 年政府才推動免費接種,全面推行出生後 9 個月和 15 個月各接種一劑,才讓麻疹疫情得以有效控制。1992 年 1 月,臺灣開始實施「根除三麻一風計畫」後,改為出生後 9 個月接種第一劑麻疹疫苗,15 個月再接種第二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因此近年未見麻疹再爆發大流行。
近年來,仍有些許麻疹群聚感染的現象發生,主要為與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麻疹流行地區交流頻繁,回臺後傳染給未施打疫苗的人所致。儘管如此,在大部分臺灣民眾皆施打疫苗的狀態下,此波麻疹疫情,實在無須過分擔心。
臺灣公衛體系問題與民眾主動參與:社區防疫的重要性
麻疹疫情爆發後,衛福部疾管署針對此疫情進行一連串的宣傳,包含「疾管署說明麻疹個案接觸者追蹤方式及困境」、「為因應 MMR 疫苗需求量遽增,疾管署呼籲讓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等新聞稿,另外也製作許多麻疹衛教的海報,張貼和宣導相關資訊,嘗試讓民眾了解目前麻疹疫情與控制狀況、要如何預防與該如何自主管理。
但這樣廣泛的宣導,似乎無法完全有效抑制恐慌的蔓延。根據「衛促會」長年民眾教育的經驗,民眾對麻疹的擔憂來自於生命及健康風險。在疾管署、網路與媒體等各種資訊交雜下,勢必產生許多疑慮,而疑慮的化解,必須建立在與民眾和社區的雙向溝通管道,而不是僅透由單向的宣導策略。
「衛促會」自 2003 年起,發現公衛體系有嚴重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革,例如公衛體系重醫療、輕預防。全國醫療保健支出,20 多年來都不到 5% 的經費是用於公共衛生、預防的工作上,絕大部分都是用在治療疾病上。
民眾教育缺乏經費投入,基層衛生人力也不足以應付突發的傳染病事件,無法建立起長期穩定與民眾溝通、互動的機制。「衛促會」為深耕民眾教育,也曾做過多次社區民情調查,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對於傳染病疫情感到害怕,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對於傳染病的致病、傳染機制和疫苗功用等認識不足。
恐慌來自對傳染病的一知半解,就如醫生投書〈別搶打麻疹疫苗 醫師:20 年沒人重症死亡。〉。因此,「衛促會」認為唯有平時紮實的民眾教育,才能累積臺灣社會理性判斷的能量,並進而建立維持政府與民間的風險溝通的機制與信任。
在此也向政府、臺灣社會及公共衛生界建議,長遠目標應該扭轉公衛體系重醫療、輕預防的問題;短期而言則應該嘗試建立起與民眾風險溝通的平台與機制,制訂出有效的教育內容與推廣模式,以利平時的疫情風險溝通及疫情爆發時的緊急處理,以科學知識戰勝社會恐慌。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8年8月號〉
一個在數位時代中堅持紙本印刷的科普雜誌,
讓你在接收新知之餘,也能感受蘊藏在紙張間的科學能量。
The post 「麻疹」是什麼?在台灣會大流行嗎?哪些人該打疫苗?──〈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