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民/前民航局氣象中心研究員,中研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知名氣象、氣候史學家,著有《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等書。
中國朝代的興衰,原來和當時的氣候有關!?
根據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之研究,可以知道長期乾冷的氣候會造成嚴重的旱災和饑饉,使饑民和塞外的民族鋌而走險,四出搶掠,造成政治動亂,甚至朝廷覆亡。相反地,如果是長期暖濕氣候,會造成農業收成良好,國勢強盛。宋朝末年蒙古人的崛起,便是拜良好的氣候所賜。
民國103 年3 月11 日,《聯合晚報》第七版國際焦點版,報導〈誰暗助成吉思汗?千年神木告訴你〉;同年3 月12 日《中國時報》第12 版國際新聞曾報導〈成吉思汗稱雄,好天氣是大功臣〉。這兩篇新聞報導,皆源自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赫瑟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彼得森教授的論文,他們在外蒙古杭愛山區,研究松樹的年輪,發現從西元1200 年代起,數十年間松樹的年輪較寬,顯示當時氣候較為溫暖多雨。暖溼氣候有利於牧草生長、牲畜繁殖,成吉思汗因而崛起漠北,締造蒙古帝國,成為史上武功最顯赫的征服者。
我們再根據國史上的文字資料,可以發現右頁上圖中標示「暖期4」者,為國史上第四個暖期,自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 年)至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 年)的85 年,呈現夏涼冬暖的情況,相關史料如右。
一、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 年)夏霜,九月和州隕霜連連。冬大燠,潼州路不寒,氣燠如仲夏。
二、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 年)冬無雪。
三、南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 年)冬無雪。
四、南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 年)冬無雪。
五、南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 年)五月無暑氣,凜如秋。冬燠,無雪,桃李華(花),蟲不蟄(蟲不冬眠)
六、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 年)冬少雪。
七、南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 年)冬無雪。
八、南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 年)冬燠而雷,無冰,蟲不蟄。
九、南宋寧宗嘉定六年(1213 年),二月雪,六月無暑氣,夜寒,冬燠無冰,蟲不蟄。
十、南宋寧宗嘉定八年(1215 年)夏大燠,草木枯,百泉皆竭,斗米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渴死皆甚眾。
十一、南宋寧宗嘉定九年(1216 年)冬無雪。
十二、南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 年)冬燠無冰雪。越歲,春暴燠,土燥泉竭。
十三、南宋寧宗度宗咸淳七年(1271 年)六月大熱,秋冬無霜雪。
由以上的氣候史料,可見冬燠無冰的年數較多,是比較溫暖的時期。全真教的邱處機(1148~1227 年),1224 年寒食時在北京作春遊詩:「清明時節杏花開,萬戶千門日往來。」可見當時物候和今日相同。又由冬不雨、無冰、冬燠、春燠、冬無雪、夏無暑氣、夏霜、夏雪等紀錄來看,可見南宋後半期的85 年,其平均溫大約和現在平均溫相若,是為中國歷史上第四個暖期。暖濕氣候造成蒙古地區天氣溫暖多雨,冬季少雪,草木繁盛,農牧業比較興旺。蒙古軍隊也因此士飽馬騰,有助於蒙古軍隊東征西討,建立史上版圖最大的蒙古帝國。
再仔細分析,南宋末年以及元朝初期,正是中國歷史上第四個暖期,第二和第三個暖期曾造成漢唐兩朝長治久安、國勢強盛,而魏晉南北朝以及明、清兩朝的冷期,造成長期的社會動亂,所以說南宋末年蒙古人的強盛興起,良好的氣候是重要的因素。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47歲囉!
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當個科青
The post 蒙古人崛起是因為氣候好?——《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