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月刊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3

在實驗中找回好奇心的癌症醫師:陽明大學臨醫所教授楊慕華專訪--《科學月刊》

$
0
0

趙軒翎/科學月刊主編。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從生科領域叛逃後,現在是科學傳播領域的小小兵,努力磨練兵器和戰鬥力。

光是今(2015)年,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楊慕華就獲得兩個獎項的肯定,包括「有庠科技論文獎」和「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獎」,其中有庠科技論文獎得獎理由讚揚他的研究「在觀念上提供了突破性見解」、「研究成果自基礎及醫藥科學觀點來看皆極重要」。他同時也是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但在他身上看不到大教授、大醫師的架子,而是個笑瞇瞇、親切和謙沖的學者。

Cystodiniumsp_02

楊慕華教授(林郁鈞攝影)

用努力補不足 市場買豬皮練縫針

家中三個男生,楊慕華是最小的那一個,和大哥差了6 歲、和二哥差4 歲,從小被兩個哥哥帶著念書、盯著考試成績長大。楊慕華形容求學時的自己就是一個很認真念書的學生,往往也能拿到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了進入醫學系後才遭遇到讀書的困境。「剛開始的時候覺得適應不良,不知道怎麼從那麼厚的書中快速吸收。」面對醫學系厚重的原文書、繁重的課業壓力和緊鑼密鼓的考試,楊慕華說當時的自己念得非常吃力和挫折。「這些東西就算很認真,也不像高中會有念完的一天。」

除此之外,楊慕華也發現自己的雙手非常不靈巧。他回憶醫學系五年級時的外科實驗課時,同學們輪流幫狗開刀,同學們大多都能順利完成手術,但只要輪到他往往都不是很順利,讓所屬的小組拿到低分,也引發同學的不悅。「不要給楊慕華開刀!只要換他開刀,狗就會死!」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他到外科實習的時候,他說老師也曾當面訓斥:「你到底有什麼問題,怎麼會手這麼笨!」即使一次一次受挫、氣惱,楊慕華並沒有因此放棄,為了克服手的障礙,他跑到傳統市場買了一塊豬皮,一針一線反覆練習縫傷口的技巧。他抱持著勤能補拙的心態,告訴自己即使無法做到出眾,但至少可以做到不比別人差。

近三十歲才遇上出軌的青春期

在結束七年的醫學教育訓練後,楊慕華申請成為臺北榮總內科部的住院醫師,然而這卻只是排除了沒有把握的外科後的選擇,他內心還沒想好未來的路。內科部又可細分為八科,要訓練三年後才會分科,對楊慕華來說做決定的時間又可以再延後三年。在內科住院醫師訓練時,他都能很順利完成分內的工作,不管是記憶各種臨床資訊、閱讀文獻和口頭報告都難不倒他,似乎是找到了合適的歸屬。

「我從小到大好像都在所謂的『正軌』上,從來沒有做過一件事情是出乎別人意料之外。」

即使楊慕華知道自己能夠勝任內科醫師的工作,但要順著這條路很平順的走下去做一輩子,心裡卻產生了抗拒。「因為成績好就念醫學系,不知道選什麼科別就選內科,卻不曉得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楊慕華當時對於未來的徬徨和掙扎,讓他在內科擔任住院醫師時,兩度決定跨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去重新考精神科住院醫師。第一次去考,他說他只是想證明自己也有這個能力,去做與眾不同的選擇;到了第二次考上,他差點要毅然決然放棄已經進行兩年的內科住院醫師訓練,到精神科重新開始。「我覺得我的青春期那時候才開始,還蠻激烈的。」與身旁親友討論,加上審慎思考了一個禮拜,他才全然放棄轉到精神科的想法。

這段「青春期」的掙扎告一個段落,在內科部中楊慕華最後選擇了血液腫瘤科。這也是當時1999 年左右比較少人選擇的科別,因為癌症還沒有太多的治療方式,常面對狀況很差的臨終病患,在他做這決定之前已經兩三年沒有醫師願意選擇這個科別,他笑了笑說:「這個決定也算是安慰自己無法選擇很特別的精神科吧。」

走入基礎研究 科學是興趣也是志業

2002 年楊慕華在血液腫瘤科升到主治醫師後,主要醫治頭頸癌的病患。在醫院的鼓勵之下,他決定再回到學校充實自己,隔年九月他開始在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就讀博士班,由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吳國瑞指導。楊慕華對於吳國瑞教授非常崇敬,「他的思路總是比我們快很多!」而吳國瑞教授對於科學研究一絲不苟、精確、細心的態度,不僅對自己嚴格,也對學生同樣嚴格要求。楊慕華說,他最感謝的就是吳國瑞教授從未因他是醫師,得醫院、實驗室兩邊奔波,對他的要求就較為寬鬆。「若不是他,我沒辦法得到這麼扎實的訓練!」

博士班扎實訓練的背後不只是老師的督促,更是楊慕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讓他能從無到有打下做實驗的基礎。「在這之前我對實驗的概念是零!」進入博士班之前,他是幾乎沒有實驗經驗的新手,還得克服雙手不靈巧、實驗做不好的種種考驗。他跟著碩士班新生一起從最基本的實驗訓練開始,包含學習培養細胞、抽DNA、跑電泳等技術,慢慢一次一次磨練自己。他一段時間就給自己訂一個目標,將自己的程度從什麼都不會,到漸漸能和一般的碩士、博士生相同。

e7d4899c79a011c961822d91807a2b7d_550_367

楊慕華與實驗室學生感情相當好。(楊慕華實驗室提供)

博士班這三年,即使還是在看診,但楊慕華待在實驗室的時間不亞於一般學生。他每天一早到醫院巡完病房,十點左右到實驗室開始一整天的實驗,晚上回家吃完飯後又再回實驗室,直到晚上十點左右才與剛下診的牙醫師妻子一同到保母家,接回還不滿一歲的小孩。哄小孩睡覺後,他則繼續挑燈夜戰閱讀文獻直到三點,才算是結束一整天的行程。

「我覺得我跟以前不一樣了,我找到一個確定的目標想要達成,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楊慕華在癌症的基礎研究中,找到不曾被激發出的動力,他說做科學完全是興趣,不僅開心也不會疲累。

「如果我只能做一個工作,那一定是科學。」

找回好奇心的醫師

2006 年楊慕華順利取得博士學位,2007 年他將在吳國瑞教授實驗室做的一部份研究結果整理投稿,2008 年這篇論文順利刊登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這篇研究深入探討他每天都在治療的頭頸癌,在分子機制上是如何轉移。當頭頸癌局部快速生長時,因為癌細胞無法得到充分的氧氣,會促使兩種基因活化,一為HIF-1 缺氧基因,另為TWIST Snail 這種與癌症轉移相關的基因,進而使癌細胞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造成癌症難以根治。而後楊慕華在臨醫所建立起自己的實驗室,承襲他在吳國瑞教授實驗室的經驗,順利在2010 和2012 年各分別發表一篇論文在《自然:細胞生物學》期刊,進一步了解癌症轉移過程中分子機制的調控,如何造成頭頸癌的高侵犯性和臨床上預後差的現象,也提供頭頸癌治療新的方針。

images

2015年楊慕華與研究團隊的論文獲有庠科技論文獎的肯定,圖為楊慕華(右)與論文第一作者陽明 臨醫所博士後研究員許信賢(左)合照。(國立陽明大學提供)

楊慕華實驗室近年來陸續發表多篇相當出色的研究,也吸引許多媒體的關注與報導,他則謙虛地說自己只是運氣很好,再加上臨床上的經驗帶來幫助。他說,每天在看癌症病患,了解癌症真正發生在人身上的狀況,讓他更容易掌握研究方向。

「我會做那些發生在人身上,但目前還無法解釋的狀況,較不會去做那些只發生在實驗室,但沒有在人身上發生的事情。」

他形容醫學和臨床的訓練讓醫師腦袋像是一個資料庫,很容易將看到的現象與疾病連結起來,並且能夠判斷實驗結果在真實生理狀態上的合理性。他舉例來說,癌細胞在血管裡受一定大小的力,會使得癌細胞釋出某種訊號,造成形變而使癌細胞轉移出血管。若實驗上的結果發現這個大小的力只會在大血管出現,但癌細胞根本無法在大血管中形變與轉移,那麼這樣的實驗結果將沒有任何生理上的意義。

post-152-1118308002

2011年楊慕華獲第六屆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之青年科學家獎,由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頒獎。(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提供)

比較醫學與科學,楊慕華認為最不同的是對事情的「好奇心」。「醫學沒有辦法問為什麼的東西太多了,久而久之會忘了怎麼問。」他說,醫師大多都非常優秀,記憶力都非常好,但在做科學時「好奇心和熱情反而比優秀來的重要」,需要的是對研究的興趣,以及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他很鼓勵學生成為醫師科學家,但也建議醫學生可以早一點接觸科學研究,「像我一樣博士班才接觸實驗真的太晚了!」

尾聲

「我在陽明很久很久了,」楊慕華說,「從1987 年到現在已經20 幾年了。」

楊慕華細數著陽明大學的變化,以前在山下的操場,已經搬到山上,也蓋了許多新的建築物。楊慕華的實驗室位於半山腰的研究大樓,他屈指數了數實驗室目前的人數說:「大概16、7 個吧,其實還蠻多的。」他笑著說,實驗室感情很不錯,學生們即使念完碩士、博士還是願意再留下來做助理或做博士後研究。「前幾年進來的碩一新生,看到這麼多經驗豐富的學長姐,壓力都很大,但很快的就能在這些資深學長姐的帶領下獨立作業。」不過,他也提到最初建立實驗室收的第一批學生、助理漸漸也要離開了,即使有些不捨,但也是必經的過程。

楊慕華在實驗中找回了對於科學的好奇心,在陽明以及榮總,他帶著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醫學生、新進醫師,他期盼能在更多學生的好奇心消失之前,灑下科學的種子,到某個時刻能夠發芽、茁壯。

楊慕華

  • 現職: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主治醫師
  • 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 榮譽:
    2015 年
    第13 屆有庠科技論文獎生技醫藥類
    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獎
    2012 年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2011 年 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生命科學組
  • 研究領域:
    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頭頸癌臨床研究

2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5年12月號〉

延伸閱讀:
拓樸酶現形抗癌藥改良根基—臺大醫學院生化所詹迺立教授專訪

用科學態度與方法解開法醫神秘面紗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46歲囉!
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當個科青

 

 

 

 

 

The post 在實驗中找回好奇心的癌症醫師:陽明大學臨醫所教授楊慕華專訪--《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3

Trending Articles